[首页]-> [科普收藏与科普活动]-> 当下文学创作拥抱新媒体的几个动向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当下文学创作拥抱新媒体的几个动向

2024-04-24

当下文学创作拥抱新媒体的几个动向

□李 杨

新媒体的发展,让“文学如何破圈”的命题引发持久性讨论,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创作者与批评家的眼前。事实上,据伊格尔顿的考据,文学概念的形成不过近两百年的时间。中国新文学的崛起也是在百余年间逐渐奠定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为基本格局的面貌。若是破除观念桎梏,认识到文学概念处于流动状态,会发现文学无需破圈,创作者其实没有“圈”的意识,而是始终积极靠近新媒介,找寻丰富人类精神文明的空间。文学从未像今天这般,完全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我们的精神生活和娱乐时间,处处皆有文学创作者活跃的身影,彰显出文学拥抱新媒体的努力。

重返经典与再创作

“重返经典”可以说是每个时代共有的命题。由于新媒体的引入,“重返经典”的方式由文本创作延伸到电视作品、动漫电影、综艺表演等多个领域,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比如作家马伯庸的畅销作品大多都是对经典作品的“当代再创作”。《风起陇西》引入谍战视角,加上《三国机密》《三国配角演义》,共同对三国历史缝隙进行填写。《长安的荔枝》抓住“一骑红尘妃子笑”中为人所忽略的荔枝运输的过程作文章,勾画出唐朝官场的风云变幻。《太白金星有点烦》将“西天取经”作为重大项目,描绘太白金星李长庚完成项目的艰难与困苦。我们所熟悉的,不仅是作为底本的故事和人物,更是那些在另一维度上演的让我们感同身受的情节和寓言,通过马伯庸作品的影视改编,这些内容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而这,正是“重返经典”大潮席卷文学创作各个角落的重要原因。

“国漫崛起”的呼声,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开启,在《白蛇:缘起》上映后日渐高涨,而《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打了一针强心剂,《长安三万里》则让大家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潜力。《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演义》和耳熟能详的唐朝诗歌,这些存留记忆深处的文化传统,帮助国漫迎来了新的辉煌。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之于国漫,一直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神话传说与诗词曲赋中包含着爱情、友情、亲情,以及对勇气、反抗与智慧的讴歌,借助新的制作技术,融合美术、音乐、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助力国漫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在影视剧之外,综艺节目近些年来不断开拓,尤其是为观众带来欢乐的喜剧类综艺更是屡屡掀起收视热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诸多表演剧本的写作灵感,都与经典文本有关,如《书煮“三结义”》《先生请出山》《悟空》等。还有引起广泛讨论的奇幻动画《中国奇谭》的第一篇章《小妖怪的夏天》。以经典文本中的配角或小人物为视角,重新审视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是再创作的重要方式,也是让观众与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关键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经典文学的“重返”,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透过经典作品的缝隙,抓住时代的风潮进行再读解与再思考,以经典为背景和舞台,通过多种方式的演绎,映照现实情况、寄寓精神理想,完成属于每个时代自身的“故事新编”。

短视频与再压缩

在生活节奏快的当下时代,短平快的视频赢得了资本和观众的青睐,并借助于各类软件和平台迅速发展。对短视频进行分类概括无疑是困难的,从某种层面上说,短视频无所不包,一切都可以成为其素材。但正因如此,如何选取材料,进行脚本的写作和演出,保证作品能够突出重围,便成为创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短视频也离不开文学创作,离不开创作者的构思与创造。

以B站生活区的搞笑区自媒体为例,很多搞笑视频都取材于生活,如“真子日记”对绿茶闺蜜、直男男友、纯爱战士的夸张演绎,“熬一耶ye”对舍友情、兄弟情、大学生活的疯狂表演等,这类自媒体凭借对于某些社会关系和现实情境的精准把握,在几分钟的时间内直击观众的笑点和痛点,赢得了百万粉丝的关注。

相较于长剧集,短剧具有投资少、回报快、试错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影视行业的新焦点。现今的短剧呈现出两条发展路径,一是如在2022年和2023年热播的《虚颜》《念念无明》《招惹》《风月变》等短剧,在芒果TV等网站播出,单集时长10分钟左右,总集数不到20集,可以看作是对长剧集注水多、集数长的反拨;二是以2024年初爆火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为代表,单集片长1到2分钟,通过抖音等短视频APP推出。近期,“爆款短剧编剧月入超10万”登上微博热搜,对于短剧剧本写作来说,更多追求强冲突性和爽感,与网络文学作品的写作逻辑相类似。

短视频追求的是时长更短,播放量更高,对内容进行压缩、再压缩,这势必会对审美性和深度造成一定损伤,但这就是速食化时代的需求。它有自己的发展逻辑,也会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求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坐拥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及其创作者,或许正捕捉到了当下社会群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需求,为考察时代群像的精神面貌提供了不容或缺的切口。

人工智能与再解构

2024年,在电影、动画、短剧等领域,人工智能全面开花,席卷而来的革新,让文学工作者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让更多人加入到文学写作中,开拓新的天地。从印刷术到打印机,再到网页媒体,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疑也会为更多人扣开文学创作的大门。但是,与此前不同的是,之前的革新,改变的只是创作手段,而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对人的主体性造成了冲击,文学、美术、书法等等,这些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人文艺术,可以由AI自主生成,既有的文学艺术观念遭到强烈冲击,同时也解构着诸多已有的文学观念。

针对当下人工智能参与文学创作时,可能存在的机械重复的问题,以及有关文学创作的独特性的论述,多是在网络文学发展阶段已反复讨论的概念和话语的再启用与再翻检。而缺乏创造力,陷入复制与批量生产的漩涡,更是当下文学创作无法回避的症结性问题,可是这却并非引入人工智能所导致,而是与创作环境及创作者密切相关,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某种层面上加速和放大了这一现象。人工智能的变革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自然科学而言,它是亟需关注和突破的前沿话题;而就人文学科来看,当然也需要保持密切关注,但它对于文学究竟有何影响,需要等到人工智能深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习焉不察的一部分时,才能作出切实可靠的深度考察。

人工智能对于我们身处世界的改变,是世界科技革命的大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文学工作者不论对此持有何种观点,都势必要紧密地靠近和拥抱新生事物。这也要求文学研究者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打破固有的文学观念,探索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和文学创作的新的可能性。

新媒体时代的技术更迭,改变的不止是人们的使用工具,更是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大众的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在这其中,文学经典的魅力,总能依托新媒介与再创作不断焕发活力。文学创作的目的本就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未来的文学写作,不论以怎样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依然服务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工作者在未来的适应与转换,是为了更好地成就“为人的文学”。

(作者系文学博士,《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

据中国作家网-文艺报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