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小说研究]->回顾创新探索——《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出版30年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回顾创新探索——《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出版30年

2022-06-13

编者按:

由冰心、秦牧、康振黄为顾问,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题写书名,汪志为主编的

《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出版已经快三十个年头个了。1993年其第一册

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获全国少儿社优秀少儿读物编辑奖。1997年,天津教育

出版社又出版了《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1-5册(含1册修订本)。《中国

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1-8册(含天津版1—5册修订本)2010年4月由海燕出版

社出版后,在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受到好评。并获河南优秀图书一等奖、

四川优秀科普图书奖。丛书的出版,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被《科技日报》的

文章称为是“国内以‘科学小说’为旗帜出版的第一套丛书”,丛书和丛书的不少

作品多次在有关省市获奖,有的作品还被改编录制成了科学广播剧、科学电视剧在

中央电台、电视台播出。美国兰首库卡孟加市图书馆等专门对丛书和出书经过的有

关资料进行了收藏。英国剑桥大学等一些学校的访问学者和教授也就有关问题和汪

志面对面进行了交流。丛书又被介绍到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比利时、芬兰、

挪威、丹麦、俄罗斯和东欧、非洲的一些国家。杭州、南京、广西等地还先后举行

了丛书的报告会和研讨会。

冰心,我国这位文坛的老祖母,对这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视,当她知道汪志正在主编

《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时,不仅立即写信给他表示愿意担任丛书的顾问,

还专门给他寄了题词:“科学小说是引导青少年走上科研之途的动力!”著名散文

大师秦牧对此也十分重视,他认为蜀道杯科学小说征文评选“在国内尚属首次”,

他不仅担任了这次征文评选活动和《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的顾问,还亲自审阅了

很多作品。刘后一是“文革”期间那份我国唯一准许出版的《化石》科普期刊的负

责人之一,他的《山顶洞人》等等一批科普著作中外驰名,当他得知汪志编辑《中

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的时候,立即根据自己“当年的一些亲身经历”,为

少年儿童赶写了《沙漠考察记》这篇科学小说,并在寄稿信中说:“科学小说是一

种很重要的教育手段。因此你们所从事的事业是一件伟大的事业,这事业必须很多

人来干,我很愿意投身到科学小说的学习、研究、创作中来。”

为了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为了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多少人曾经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中有中外知名的科学家、文学家、科普作家,

也有不少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像科学研究与发明一样的重要,

那些一生为科普事业奋斗的人仍然是共和国的功臣!今天,不少曾参与蜀道杯科学

小说征文评选活动和《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工作的人已离我们而去了,

但作为一项事业其工作却仍在继续,仍在发展,一个打破区域、所有制、行业界线

的“科普创新合作新机制”,正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开始启动。现在,不仅有为

我国科学小说探索有特殊贡献的汤寿根、 张之杰、 松鹰 、周荣庭、魏雅华、杨虚

杰 、陈福民、孙光成 、郑军、汪志、张尔君、 陈奎 、刘文传 、冯小平以及北

京的孟凡刚、李姗姗、刘英,上海的李正兴、吴苡婷,山东的于启斋、贺维芳,四

川的方守默、资建民,河北的高玉芳、浙江的沈震中、黑龙江的苗向阳等等......

等等,还有澳门的陈荣以及美英等地的一些华人专家学者、教授,都一直与我们保

持着联系,为促进科学小说和有关科普、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作着多方面的努力

和贡献!在辽宁,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都一直在为科学小说的发展作而努力,第二

届蜀道杯科学小说征文评选一等奖的获得者就来自辽宁。今天本网特将辽宁抚顺著

名科普作家王德风的《回顾、创新、 探索》上传,供网友们分享、参考。

回顾、创新、 探索

——写在《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出版30年

王德风

1993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顾问冰心、秦牧、康振黄,书名题字卢嘉锡,主编汪志”的《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已经快三十年了。科技日报的文章称这是“我国首次以‘科学小说’为旗帜出版的丛书”。我有幸在书中发表了科学小说《夜探“喊泉岩”》。这让我非常感谢科学小说的开拓者,本书的主编汪志先生。

与汪志先生的交往,是从他倡导科学小说的创作开始的。他的研究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一直关注着他研究这一文体的脉博。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正式提出“科学小说”这一慨念,并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探索、倡导、推介……,而且把它当作毕生的事业,不遗余力地与科学家、科普作家、科技界的精英、科普界的领导求教、探索,从理论到实践,从倡导到组织,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体系。这是科普界独树一帜的创举,这是对科普创作事业的贡献。记得1993年我在给他的信中写道:“在你的努力和倡议下,科学小说这一门类得以提倡,并颇有成果,很值得赞赏!你为科普事业干了件大好事,我认为可以载入科普创作的史册。”并在他创办的《科学小说研究》十周年时,又专门写诗赞道:

读《科学小说研究》感言

十年美誉凭苦干,

几番艰辛破难关。

开创新篇淡名利,

无边事业益人寰。

受他的启发和感染,我应邀写了这篇探索性的科学小说《夜探“喊泉岩”》。

说起我与科普的渊源,应当是从上个世纪50后的学生时代,对科学与文艺的爱好开始,直到文革后的“科学的春天”的到来,和同志们一起创办了我国第一张为少年儿童进行科学普及的《少年科普报》(至今已40又一年了)。茅以升为报纸题写了报头;叶永烈为创刊号写了“发刊词”。这源于茅以升本身就是位科学家、老科普作家、中国科协副主席;而叶永烈则是著名的科普作家,而且对少儿科普事业特别关心,当年我作为辽宁人民出版社的特约编辑为他编辑了《国宝奇案》(科幻小说)、《蹦蹦跳先生》(童话)、《未来的早晨》(科学散文)成为了朋友。于是他欣然命笔支持了《少年科普报》的创刊。在科普创作的道路上,与这些朋友交往同时,对科普界的新星一一“科学小说”的倡导者汪志先生又是特有一种同路人的感觉,做为中国科普作协会员,所以参与创作科学小说就成了责无旁贷的义务了。

我的科学小说《夜探“喊泉岩”》是通过一群对科学有兴趣的小学生为解除对“神”泉的迷信,而组成探险小组深入现场,冒着危险,反复实验,测定了喊泉不是什么“神水”,而是大自然中“间歇泉”的一种。故事虽然简单,但是真实、科学、准确的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科学态度对待被人们误为“迷信”的事物,以此传播了科学知识。同时引导孩子们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

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我是遵循科学小说的特点来下笔的,这就与汪志先生倡导的科学小说的概念相吻合,正如钱学森老人给汪志的信中所说的那样:“科学小说是科普的一个好形式,因为他把一个科学的问题,通过人物和故事变得使人容易懂、喜欢看。”是的,,科学小说与科幻小说和科学小品等不同,通俗的说就是科学十小说,具体的构成就是科学内容加上人物、情节和环境。“喊泉岩”小说中对“泉”的探讨,就是让小读者获得“喊泉”的科学知识。做为大自然的“间歇泉”知识,本可以直白的介绍,但那就是科学小品的功能了。而以有趣的故事“情节”通过小学生(人物)的考察活动,在探索大自然的环境中解开了“喊泉”之迷。从误传水流的“神秘”,到科学解释悬念时(结尾),完全使科学知识融于在故事之中。以故事情节设置的矛盾,然后在情节发展中得以解决,这就借小说的形式表现了应该传播的科学知识。再加上运用学生生活中的语言,让小读者感到亲切而有趣味,使之具有可读性。这完全体现了科学小说的特点。因为我曾当过中学教师,这类的生活内容我是和学生有过共同体验的,因而选材也是脚踏实地的。

我认为,在科学小说创作中,应当摒弃那些没有实际生活而又生编硬造的科学故事;避免在少儿科普作品中讲解复杂而又枯燥乏味的技术知识与原理,即所谓“科普硬块”;要提倡多写点科学本身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故事,提倡用文学形式,包括用科学小说的体裁写少儿科普作品。

最后我要说,“科学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必要的。这让我想起了1999年出版的“中国少儿科普五十年精品文库”的十大卷套书,其中有《科幻故事》《科学童话》《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探索故事》《科学故事》《科学益智故事》《科学小品》《技术发明故事》《科学图画故事》《小发明论文小制作》,唯独没有《科学小说》卷。这不能不让我想到,正是汪志先生倡导产生的“科学小说”这一体裁,正是填补了科普创作的空白。我理应举双手说,如果未来某年在出版新的“科普创作大全”定不会少了《科学小说》这一卷,汪志先生的开拓是会有回报的!

2022年6月10日,于辽宁抚顺

科学小说网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