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文艺]->神奇北川行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神奇北川行

2018-10-20

神奇北川行

汪志

我随中科院主管的《中国西部科技》和绵阳市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的大型科普活动“科学传播西部行”,来到川西北的北川县。这里是西部大开发中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这里的生态系统完全处于一个原始自然状态;这里是一个远离闹市、充满神奇的人间仙境。

据史籍记载,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

禹,又称大禹、夏禹,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是继炎、黄之后的又一人文始祖,因为制服泛滥于神州大地的滔天洪水并创建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而彪炳史册。据古代文献记载,这个受到全民尊崇的伟大人物就诞生在北川。关于大禹的诞生地,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孟子》一书。《〈史记.六国年表〉集解》引用《孟子》中的一句佚文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说大禹是夷人,即现在所说的少数民族,其降生地叫石纽。战国时的《竹书纪年》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禹母修巳在石纽生下了大禹。到了汉代,正统文献如《史记》等,都说禹生西羌,而蜀地的学者杨雄等人则指出大禹降生的石纽在汶山郡广柔县。“西羌”泛指羌人或羌人生活的地域,范围相当广阔,汉代北川境域属西羌之地,归汶山郡广柔县管辖,境内有石纽山,所以当时文献实际上肯定了北川是大禹故里。唐代初年,在今北川县禹里设置石泉县,自此以后的一千多年中,《新唐书》、《郡国志》、《职方书》、《禹庙记》、《大明统一志》、《大清统一志》、《四川通志》、《龙安府志》、《石泉县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文献典籍皆一致称石泉(北川)为大禹诞生地。

北川的居民以羌人为主。据史料记载,羌人历来视大禹为先祖圣王,对大禹敬若神明。南北朝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记载了当时大禹故里人民对其先祖近于神化的崇敬:广柔县有个石纽乡,是大禹诞生之地,羌民们共同守护着这块圣地,方圆百里不敢居住放牧,犯了罪的人逃匿于此,就不再受到追捕,能躲藏三年不被抓住,就会得到大家的原谅,说是受到了大禹神灵的保佑。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川人民对大禹的崇逐渐演变成庙祭。据《新唐书》记载,唐代石泉建县以前,石纽山下就建有禹庙。传说农历六月六日是大禹诞辰,每年这一天,人们都齐聚庙前,燃香放炮、顶礼膜拜,表达了对大禹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民间祭禹世代相传,历时千年而不绝。每到大禹诞辰,去禹王庙和禹穴沟进香祭奠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千百年来,主事石泉的地方官员们也十分注重“大禹效应”。在动荡不宁之时,用来缓和民族矛盾;和平时期,借以提高知名度,并发挥大禹的教化作用。地方官员建庙祭禹虽然有其政治目的,但其崇敬大禹的心理与人民群众是一致的。官祭与民祭相辅相成,由此形成的大禹文化的深厚积淀,成为北川一项宝贵的人文资源。

为了研究大禹的出生地,弘扬大禹精神,开发大禹文化,1986年前后,我曾和绵阳市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德立等前往北川“石纽”访古。那天,我们尽力攀上石峰,去察看那在乱草、泥土中隐约可见的“石纽”字迹。当时我还想用“科学小说”的形式去反映这关于对“禹生北川”的探索,可20年过去了,仍迟迟末能动笔。这次走进北川,更引进了我对这块神奇土地和这一切的好奇心。

北川在汉代属汶山郡广柔县辖境。北周时始置县,唐贞观八年(634)置石泉县,取当地古迹题刻“石纽”、“甘泉”首尾两字为县名,治署在今北川县治城羌族乡(老县城)。《大清一统志》记,北川县治城附近的石纽山,“因有两块巨石,石尖纽结为一,曰石纽”。在这14米见方的巨石南面,阳刻有汉隶书体“石纽”二字,字大如斗,至今保存完好,而且当地仍以“石纽”为村名。据说此“石纽”题刻,早在唐贞观八年置石泉县以前就已经有了,因此有人认为题刻为汉代学者杨雄来石泉考察时所书写。在今北川县禹穴沟内,九龙山第五峰下的岩壁上,刻有巨大的“禹穴”二字,楷体,笔力豪放雄浑,每字高宽为320厘米,相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书。《新唐书》又载:“石泉石纽山,山麓有大禹庙”,明代又在庙内建禹碑,记大禹事迹。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石泉知县姜炳章扩建禹庙,又在离禹庙三里的石纽山前大路上修建“神禹故里坊”。禹生石纽,兴于西羌,古本《竹书纪年》也明确指称:“生禹于石纽”。西汉著名史家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和《五帝本纪》中,完整地记录下自黄帝到鲧禹的世系和鲧的祖父昌意居若水,娶蜀山氏为妻的史料,这也确认禹生地在今川西地区。1990年,北川大禹故里以其丰富的禹迹文化遗存和秀丽的自然景观,为绵阳市政府列入市级风景名胜区,并报请省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北川县在石纽山下按照清代原样,恢复了“神禹故里”坊。在禹里羌族乡(老县城)酉山脚下,仿秦汉风格修建了全国第一个“大禹纪念馆”。该馆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仿石建筑,粗犷雄浑,馆内设学术厅、接待厅和中央展厅,现已收藏和展出大禹史料及名人字画近千件。全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大禹的省级学术团体——四川省大禹研究会会址也设于此,成为今天大禹研究的重要场所。

我们来到治城,这里和我当年来时已经大不一样了。我刚去过黄河壶口,车从石纽山旁驶过时,黄河壶口的壮观景象一下了闪现在我眼前,使我又想起了哪些有关大禹和黄河壶口的故事。

壶口在陕西的宜川和山西吉县之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一路奔腾,至壶口突然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河面由300米骤然收缩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吼,山鸣谷应,最后跌落于深槽,于是形成落差达50余米的大瀑布。此瀑布是黄河中气势最宏大的瀑布,也是中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的第二大瀑布。因瀑布上宽下窄,形如巨壶沸腾,因而称为壶口瀑布,也因而有 "天下黄河一壶收"之说。《水经注》云:“禹治水,壶口始",据说壶口附近的衣锦村即为大禹娶妻成家之处。为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于是治壶口、劈孟门、凿龙门,最早成就了治黄的伟业。孟门在壶口瀑布下游3000米,是河道中的一块巨石,因其巨大,人称"孟门山"。石上刻有"卧镇狂流"四个大字。当年大禹带领人们在巨石两边开凿了河道,因而河水至此分流飞泻,水流得以舒缓。几千年来,不论水流有多大,水势有多猛,孟门山从来未被淹没过。由此,人们更怀念大禹的功绩。龙门位于韩城市城北约30公里,跨黄河东西两岸,是黄河的咽喉。黄河流经龙门山,两岸悬崖峭壁,形势如门阙,"唯有神龙可越,故日龙门"。龙门又名禹门,是《禹贡》所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处。相传从壶口到龙门之间的河道,都是当年大禹劈山引水所凿。龙门两岸山石耸峙,河道狭窄,黄河奔流其间,波涛汹涌,浊浪排空,涛声如雷,出龙门则一泻干里。龙门自古为秦晋交通要冲。相传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就是从这里渡黄河,直捣幽燕,进人北京的。据《尚书·禹贡》记载,约在公元前770年,壶口与紧连着孟门,随着岁月的流逝,到唐代元和八年( 813)成书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壶口距孟门一千步(合1660米),而现在的壶口却在孟门上游的3000米处,时隔2700多年,石槽向上推移了3000多米,壶口在瀑布的冲刷与切蚀下,每年大约以70厘米的速度向上游移动,壶口瀑布在移动的过程中,就在这砂石河床上冲开了一条深约60米,宽约30——40米的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如果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大禹的功绩和精神将会与之永存!

今天,当我们来到这大山深处访古时,探寻那些大禹的遗迹、收集有关大禹的史料和故事,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去挖掘大禹精神的实质和真缔,研究在今天如何弘扬大禹精神,因为他也属于中华民族的魂!

西部是块神奇的土地,壶口和北川同样都有着很多的神奇,特别是那些关于大禹文化的渊源,又把两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次“科学传播西部行”走进北川和壶口所在的山西吉县时,我都和当地的有关部门和领导交换过意见,希望两地能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交流,共同发展大禹文化,我认为这不仅是弘扬大禹精神的需要,也有利于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

出处:科学小说网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