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小说研究]->值得科学小说创作者学习的《南极绝恋》创作精神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值得科学小说创作者学习的《南极绝恋》创作精神

2018-04-11

值得科学小说创作者学习的《南极绝恋》创作精神

编者按:电影《南极之恋》正在热播,小说《南极绝恋》也起人们的关注。

雪龙号政委 王硕仁说:“《南极绝恋》不再是纪实性的文学作品,在非常

专业的南极知识下,我看到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感人故事。”为了创作这部小

说,作者吴有音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四年三赴南极,一赴北极。他在后

记中说:“二〇一三年岁末,我独行向北,从世界最北小镇朗伊尔进入北极,

来到了黄河站。和前两次南极行不一样,北极此时正处极夜,是最黑最冷的

时候。我来北极的目的是写完这篇历时近四年、跨越地球南北两极的小说,

并且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当时整个黄河站只有一名队员驻守,是个研究高

空物理的博士。这太巧了,因为小说的女主角也是研究高空物理的,很多不

明白的地方他都帮我搞明白了。”电影《南极之恋》和小说《南极绝恋》的

创作精神很值得科学小说的研究、创作者们学习,也只有像吴有音和他的

伙伴们那样,深入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第一线,认认真真向科学家、科学工作

者学习、请教,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才有可能创作出第一的科学小说、拍

摄出第一流的科学电影、科学电视剧来。这部小说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准确,第一次以小说的形式把人们带进直实的南极,用小说语言传播了很多

南极和地理及高空物理方面的知识,这些不是知识硬块,而是用文学语言在

描述,在为反映小说的主题、人物塑造、环境描写和故事讲述服务的同时,也向

人们传播了这些方面的一些知识。作者 的思想,要反映的科学知识,以及那

些通过作品所要告诉人们的哲理,都是通过文字的描写去完成的,作者以较

高的文字功夫和写作技巧去完成了这些创作。对于小说来说,有所谓小说语

言,特别是在科学小说中,你要描述的那些科学知识和原理,是通过人物的

口讲出来也罢,是在描写环境时反映出来也罢……,总之,都要通俗易懂,

引人入胜,才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这也是科学小说比其它小说更难掌握

的地方之一。当然,这也正是科学小说自己的一个优点和长处。每一门科学

技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专门的科

学技术语言。这部小说在介绍有关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内容的时候,就尽量把

它们变成了通俗化的、生动的、易于人们接受的语言。对一些专用名词和术

语的通俗化问题,也处理得好。在这方面,作者根据创作目的进行了精心

选择,给于了一些通俗的解释,用生活中的语言去描述它,这为我们做出了榜

样。所有科学小说作者,都应该这样去努力探索,不仅能阐明科学道理,而

且能通过艺术的语言,创作出闪光的艺术品。科学小说同样也属于文学

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科学小说作者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

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把自己的作品创作成艺术的珍

品!这部小说的成功,也与它在这些方面的成功有关。作者虽然没有把小说

标为科学小说、电影标为科学电影,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作科学小说和科

学电影来研究。本网今天从网上特摘录一些资料附后,供科学小说研究、创

作者和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标题是本网编辑时所加。

南极绝恋

(吴有音著小说)

编辑

《南极绝恋》是中国首部关于南极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有音,本书以其亲身经历,为你讲述真实的南极大冒险,以及南极的造化非凡。极地研究学者杨惠根、南极科考队领队刘顺林、中山站站长赵勇、长城站站长俞勇、雪龙号船长沈权、雪龙号政委王硕仁阅后推荐。

同名电影《南极绝恋》筹拍中,由原著作者吴有音亲自执导,赵又廷主演,并在南极实地取景。 [1-2]

书 名 南极绝恋 又 名 Till The End of World 作 者 吴有音 ISBN 978-7-201-08704-7 类 别 文学 小说 页 数 224页 定 价 32.00元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5月 装 帧 平装 开 本 32开

目录

1 作品内容

2 作者简介

3 特别推荐

4 目录

5 后记

作品内容

编辑

这是一个发生在南极的,在求生探险中,绽放出人性之美的爱情故事。

南极,一场坠机,婚庆公司老板吴富春和高空物理学家荆如意相遇,两个毫无共同语言的男女在南极腹地无人区冒险生存75天。在酷寒、没有物质供应、随处都是绝境的环境中,活下去已经变成每一天的最大愿望。屌丝富春的乐观精神影响着忧郁封闭的知识分子如意,他们互相支撑,生的希望面前彼此成全,75天,山崩地裂严寒饥饿无数次迷路,美丽的南极大陆终于开恩,吴富春找到了极光站,同时收获了爱情。 [2]

作者简介

编辑

吴有音:作家、导演、中国第二十七次、第二十八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已出版作品:《咕咕,一只猫的传奇》《爱比死更冷》《弑神战记》等九部小说。 [2]

特别推荐

编辑

《南极绝恋》是有光芒的。人性的光芒。海角之外,天涯以远,一曲人性美的赞歌。

——极地研究学者 杨惠根

吴有音曾是我们中的一员,肩负光荣使命,在地球最南端的梦幻大陆,同甘共苦、体验人生。

——中国第二十七、第三十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 刘顺林

在南极建立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这部小说在嘻笑怒骂间,触及的那些真情,每每让我动容。

——中国第二十七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 赵勇

《南极绝恋》向我们展示了人的心灵如何在壮美自然的锤炼中闪现出人性的光辉。在南极,这种生命的坚强和爱情的美好,成为了一种极致。

——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站长 俞勇

有音兄弟来过,拼过,哭过,笑过,醉过。故事很浪漫,但细节很真实。

——中国第二十七次南极考察雪龙号船长 沈权

《南极绝恋》不再是纪实性的文学作品,在非常专业的南极知识下,我看到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感人故事。

——雪龙号政委 王硕仁

南极充满吸引力,因为在这个纯净的世界,我们找到了自己。

——中国极地考察站总设计师 张翼 [2]

目录

编辑

第一章 别说丧气话

这里是西南极,除了海豹、贼鸥、企鹅,什么都没有。

没有卫星定位仪,就算周围有科考站,我们也找不到。

气温已经开始降了,我们没有活路,只能等死。

第二章 有人吗

他一路向西,浑身蛮劲地翻过了五座山,

每一次爬上山头都是一次失望,每一座山后面都一样。

第六座山横在眼前,俯视着他。

他无力地躺下,凝望着凌晨五点的太阳高悬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上。

第三章 一定要把你背过这座山

他们就这样翻过了五座山,每一个山头上如意都痛不欲生地求富春让她死在那,然后就痛晕过去。

每一座山脚下如意会再哀求一次,接着再痛晕过去。

她哭过,求过,骂过,抽过他大嘴巴子,但没用,富春不答应

第四章 膜拜我吧

作为一个多年的忧郁症患者,在连续不断的求生、耻辱和剧痛中,她第一次没顾上忧郁。

她想起了痛不欲生的翻山越岭,赤身裸体的接骨求生,羞愤难当的近乎失禁,

和这些比起来,她小药盒里的氟西汀和帕罗西汀——那都不叫个事。

第五章 放心,我每天都会活着回来

这里很凶险,冰原上有让人迷失方向的白毛风,冰盖上有深达上百米的冰裂缝,

现在是夏季,海冰上会有越来越多的融池,

万一掉到海里冰冷的海水会迅速把人冻死,还有冰山崩塌,还有……

第六章 南极过家家

在这个世界尽头的小屋子里,最可怕的不是寂寞,而是不知道会不会一直这么寂寞下去。

正如富春跪在海冰上张着嘴望着前面,最可怕的不是山崩地裂,而是那无尽的远方。

第七章 你得学会相信那些你无法相信的事

窗外依旧是白昼,这使得她无法判断时间过去了多久。

独自躺在床上,开始担心富春,窗外的风雪让她备感孤独。

富春如果在外面遇难了,她只能一个人在这等死。

想到这种缓慢的死亡过程将是多么孤独,她不禁打了个冷战。

第八章 绝不认输

富春彻底瞎了,眼前除了一片白色什么都没有。

他吓得灵魂出窍,累得咬牙切齿,

伸着双臂向前,向着小站笔直走去,那样子很像电影里的僵尸。

第九章 八寒地狱

寒冷像是无数把尖锐的小刀,随着每一丝寒风侵入他的身体,割下一刀。

这是一场冰雪的凌迟,风成了不见血的三千六百刀,连呼吸都会引起肺的剧痛。

天地崩塌,时间停止,六道不再,唯有一步步前行。

第十章 在南极,一只鞋也能让人陷入绝境

小企鹅抬起头望着这片大地,分不清这片茫茫白色是深情厚谊还是冷酷无情。

风越来越大,它背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好像随时都会把它压垮。

小企鹅守着爸爸油尽灯枯的尸体没有动,它也筋疲力尽了。

第十一章 道在屎尿里

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伤痛和绝望后,这一幕竟来得如此不堪,

毫无诗意,绝非想象中的天崩地裂或者万古凄美,

没有热泪盈眶,也没有撕心裂肺,只是一坨野屎静静地软在桌上。

第十二章 来吧!有种就弄死我

货架上最后一听罐头也吃完了,接着酱油、糖、醋等调料也用光了。

除了一点天然气、一点盐、富春钓上来的一些鱼以及半只贼鸥,

他们什么吃的都没有了。

第十三章 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富春,你不会留在这里的,我不让你留在这里。

你一定要回去,很多年以后,你要大富大贵子孙满堂地死在一栋豪宅里。

我不许你在这里陪我。

第十四章 开恩啊!南极

富春在两分钟的时间里凝固了大约一万年,然后瘫倒在地。

他靠在那块巨岩上,微微颤抖着,静静望着远处风中那面飘舞的国旗。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极地探险后,吴富春同志终于找到了极光站。 [2]

后记

编辑

这部小说的创作跨越了四年。这四年我三赴南极,一赴北极。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我加入中国南极第二十七次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穿越西风带,到达了无比壮丽的东南极普立兹湾,在中山站迎来了二〇一一年。

我的目标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基于现实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南极小说,和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中国第一部南极的大电影。

东南极是苍茫的,无情中带着有情。有时我走在野外,会产生身处外星球的错觉。这里没有植物,天的蓝、山的黑、雪的白构成了全部。中山站附近有帝企鹅和阿德利企鹅,还有一些贼鸥和海豹。我喜欢阿德利企鹅,矮矮胖胖,憨头憨脑。有一天我走在海冰上,学着阿德利企鹅大声耿耿叫两声,有一只落单的小家伙躲在某块冰雪后面回应我。

“耿耿耿……”我叫。

“耿耿耿。”它探出脑袋。

然后我转头走了,它急急忙忙跑过来,摇摇摆摆跟着我走。

那一刻我感受到南极的有情。我走在前面,小家伙跟在后面,当中保持着几米的距离。

可我终究是要回去的,我朝着陆缘方向走,小家伙懵懵地跟着我。我走出海冰区,回头望去,它独自站在海冰边缘,不再跟着我走。一群贼鸥慢慢围聚,停在它的周围。

我凝望着它,知道这可能是诀别。我从它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和孤独。

“来啊!”我朝它挥手叫。

它默默注视我片刻,然后扭头向风雪苍茫处走去。

那群贼鸥扇动翅膀,准备攻击。我望着它的背影,感受到南极的无情。

东南极内陆群山连绵,却没半点绿色。我走在这万古荒凉之处,风一停,就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有一次我爬到一处坡度接近垂直的半山腰,体力耗尽,上不去也下不来了。我想这其实和我在上海的很多困境时刻一模一样。我索性转过头去看背后的风景,那一刻眼前的磅礴令我动容。我望着天上下降风构成的壮美云带,感受到南极的雄浑。

我喜欢那些被风吹破的旗帜,丝丝缕缕地破在寒风里,猎猎作响,像是一首绿林好汉的歌。我靠在旗杆上闭着眼,聆听耳畔旗帜的歌唱。我感受到了旗帜的豪情,但更多的却是寂寞。

我赞叹这种寂寞,因为这种寂寞是刻骨的,在此之前我从未遇到过这么纯粹和高级的寂寞,寂寞到所有的情绪都被过滤干净,只剩下情怀了。对我而言,这种寂寞是我所有创作的终极源泉,我找到它,就像诗人得到了眼泪,就像宝刀尝到了鲜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南极的寂寞。

有一天我爬上一座山,远远地,看到了一排坟墓。

那里是世界的尽头,那里的坟墓非常坟墓。

我估计是俄罗斯人的坟墓,因为前几年隔壁的进步站发生过火灾,死了几个人。

我没有走近,只是站在远处看。

我曾热衷满世界地参观各种精美坟墓,拍照留念。但那天我伫立远眺,不按快门。

难以形容啊……那几个墓碑,远远竖立在荒凉的山上。

我想起泰戈尔说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那天,我感受到了南极的敬畏。

想想真是奇怪,那巨浪连天的西风带、动静惊人的海冰卸货、朝朝暮暮的站里生活,并未给我留下太多印象。

而一只落单的阿德利企鹅、一个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半山腰、一面残破的旗帜、一排远远的墓碑,化成了我的灵感,震撼了我的灵魂。

二〇一一年岁末,我加入中国南极第二十八次考察队,乘坐C130“大力神”运输机,进入西南极乔治王岛一带,来到了长城站。

有一天我出门为电影勘景,在外面走了一天,然后走进了一片沼泽地。

当时是南半球的夏季,冻土融化,成为沼泽。我用尽全力拔腿,但拔不出来了。泥巴稠得就像胶水,于是我傻杵在那里,一点点往下陷落,手足无措。这个过程很恐怖,内心很受伤,我解下背包扔到岸上,留了标记。

我原本胆小如鼠,这一刻更是惊慌失措,一直陷落到膝盖时,我才想起来为什么还要那两只靴子——厚厚的大靴子?

于是我把小腿从靴子里抽了出来,光着脚俯下身趴在泥上,横过来滚出了沼泽地。我浑身是泥,狼狈不堪,疲劳至极,于是蜷缩在雪地上睡了一觉。半小时后我醒了,有了力气,想想回程还有几个小时的路要走,便扔了很多石头在沼泽泥地上铺出一条路来。我胆战心惊地爬回陷落点,伸手把大靴子从泥巴里拽了出来。

走回去的途中太累了,我又趴在山下面睡了一觉,回到站里时没有洗澡,脱了衣服倒头就睡着了。

那天,南极告诉我什么是舍得。

那天的大靴子也许是我们尘世中的某些东西,有时候它会害死你,有时候却又少不了它。有人以为南极是出世的,我却以为南极是入世的,所有的红尘法则,在这里不是被缩小了,而是被放大了。

长城站靠海边有八个雪白的大油罐,我分别在上面画了八仙,这下八仙过南极海了。

油罐很大,我搭了两层的脚手架才画完了八仙。画完后成了一道风景,大家踊跃合影,何仙姑最受欢迎。

和东南极不同,长城站所处的西南极此时阴雨连绵,但每一次我给神仙点睛时都会云开日出,一阵金光洒下来,洒在神仙脸上。头三个我没在意,到第四个时又是阴雨骤停,霞光万丈,就觉得了不得。后来四个越来越震惊,除非亲身经历,否则难以置信。

我从记事起就是佛教徒,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但我那天画的是道教的八仙,为什么呢?因为油罐是八个,如果是十二个我就画十二生肖了。八个油罐画完,我感受到了南极的胸怀。

是的,所有真善美的神明都是真神,至此,我才了悟,那个能够和修女讲《玫瑰经》的老和尚是多么宽广。

二〇一三年岁末,我独行向北,从世界最北小镇朗伊尔进入北极,来到了黄河站。

和前两次南极行不一样,北极此时正处极夜,是最黑最冷的时候。

我来北极的目的是写完这篇历时近四年、跨越地球南北两极的小说,并且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

当时整个黄河站只有一名队员驻守,是个研究高空物理的博士。

这太巧了,因为小说的女主角也是研究高空物理的,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都帮我搞明白了。

极夜,寂静,风声,天空中或有极光,黄河站默默伫立,整个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个世界的尽头,我再一次体会到了那种纯粹的寂寞,那种刻骨的、闪耀着光芒的、无与伦比的寂寞。

外面漆黑一片,有北极熊,它们都很饿,所以我们都带枪。

我养成了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四顾的好习惯,加上看了网上北极熊攻击人的视频,过得比兔子还小心。

有一天晚上暴风雪大作,极夜的暴风雪,真正的暴风雪,他大爷的暴风雪,无法形容的暴风雪,我决定出去转转。

我穿上最厚的连体服,戴上最厚的手套和帽子出了门。

十分钟后,我就被冻僵了。我的脸上戴着面罩,呵出的气体结成了冰,冻得皮肤如针刺般疼。

我抱着相机艰苦卓绝地往海边走,因为我想用慢门拍一张夜色中暴风雪下的北冰洋。我来到熊出没的危险地带,给枪上了子弹。

然后我发现相机失灵了,锂电池完蛋了。

我大骂一声,凑近相机想看个究竟,呵出的白气瞬间在相机上结了一层冰。

于是我不再从相机的取景框里看世界,而是四顾北极。

我站在无边的夜色中,在巨大的暴风雪里感到了得失。

我失去了相机,才能看清这么美的世界。

现在想来,那一刻的我应是纯爷们的气势。

混沌的雪被卷起到几十米的空中,翻滚着。呜咽的风裹着雪,将整个Svalbard (斯瓦尔巴德)群岛、整片Ny-Alesund属地吹得地动山摇。

极夜,好大的情怀!

整片Ny-Alesund属地分布着十一个国家的科考站,加在一起有三十几个人。

那天感恩节,大家决定开一个感恩节派对。

就在感恩节派对前半个小时,我写完了这部历经南北极、历时近四年的小说。

我心想别迟到了,收拾完东西往外走,一抬头,就看到了漫天的极光。

Aurora……

我震惊地凝望极光。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极光。

极光也叫Aurora,是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

绿色极光盛大地绽放在繁星无数的夜空中,我想起他们告诉我极光下许愿会很灵验。

于是在感恩节那天,我独自跪在冰原上,面对着极光,静静许愿。

于是我想起,三年前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也离开了年夜饭的宴席,独自跪在南极的山巅,在风雪中,大声唱响佛号。

于是这四年来的许多事,许多人,许多情,许多景在我心中温暖淌过。

于是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黄河站就和我心意相通,能量融合了。

我的愿望是在南极的山巅上、北极的极光下许下的。

我的小说是在极昼的风雪、极夜的酷寒下写出的。

我想,那一定会很真挚。

二〇一四年二月,由我自编自导的电影《南极绝恋》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期。我带着《南极绝恋》电影的勘景小组再次远赴南极技术复景。

我的目的是找到合适电影拍摄的场景,玛瑙滩也好,西海岸也好,风暴湾也好,企鹅岛也好,一路奇景,许多壮丽。我走着,看着,拍着。

每天负重几十斤的摄影器材,一整天行走在八九级大风中,就这样,看多了,也走累了。

有一天我来到科林斯冰盖下,遇到了一副座头鲸的骸骨。

时光久远,这副完整的骨架已经石化了,它默默平躺在寂静的海湾中,风从它头骨的窟窿里穿过,发出呜呜声,像是在和我述说那些逝去的时光。

我放下背包,静静坐在鲸鱼巨大的头骨边,眺望着远处的纳尔逊冰盖,忽然想起临行前一位友人的祝福:不忘初心。

近海处的冰雪化了,露出黑色海滩,天地间全是风声,世界尽头,死生无界,黑滩白雪,碧海蓝天。

那一刻我忽然灵台明澈,心情豁然,所见所闻,皆有真意。

那一刻我了悟到风景和风情是不同的,前者用眼看,后者用心看。

这四年我总是在找极地的风景,从那一刻起,我找到了世界尽头的风情。

我抚摸着粗糙的鲸鱼骨架,放眼南极。

这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寂静,是寒极,也是风极。它呈现一种与世隔绝的气质。它如同一尊石像,看淡生死,无畏别离,内心强大,四大皆空。

在这里,再虚伪的人都会撕下面具,再富有的人都会扔掉钱包,再执着的人都会放下包袱。红尘万种,俗世千般,在南极都将不复存在,这里能剩下的,只能是最本质的人性。

那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的争论对我没有意义。

因为我坚定地相信人性本善,而我只写真善美的故事,这是我的傲骨,也是我的气节。

因为丑恶的东西那么多,而我应该像个战士般,以蚍蜉之力,凭书生意气,怀天真之心,借这片纯净的死生之地,写一段大悲大喜的人性大美。

想那南极……

骄阳如梦,西风如歌,四野八荒,尽是浓情。 (据百度百科资料)

出处:据百度百科资料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